汞污染防治不僅是環境領域的研究熱點,也是全球環境治理的重大需求。記者從中國科大獲悉,該校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極地環境與全球變化安徽省重點實驗室謝周清教授、樂凡閣博士與國內外學者合作,在國際北極氣候研究多學科漂流觀測計劃實施期間,開展了汞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研究,發現邊緣冰區是大氣汞的重要來源,提出了夏季北極大氣汞峰值現象的產生機制。
?汞是一種劇毒液態金屬,其零價態具有較高揮發性,在大氣中停留時間較長(0.5~1年),可以隨大氣環流進行長距離傳輸,成為全球性污染物。北極在北半球汞循環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也是環境汞暴露的敏感地區。最新北極汞評估報告(AMAP 2021)顯示,北極生物面臨著高水平的汞暴露,生活在北極的人們是全球汞暴露水平最高的人群之一。
研究團隊基于觀測事實和釋放機制,進一步預測了未來邊緣冰區汞排放在北極快速變化背景下的變化情景。更多的多年海冰將會被更富含鹵素的一年海冰所取代,繼而促進活性鹵素的生成及更多大氣汞的氧化沉降,增加邊緣冰區的汞輸入;海冰進一步消融促進該區域海表光照以及初級生產力的提升,繼而提高還原二價汞能力,釋放更多的大氣汞。由于中心北冰洋邊緣冰區面積未來將進一步擴大,該區域作為汞源區應引起重視。
據了解,該研究揭示了北冰洋海冰變化對汞循環過程的影響,為模式模擬提供了新的約束條件,為正確評估極地生物和人群的汞暴露風險提供了科學依據。(葛清政)
中安在線版權所有 未經允許 請勿復制或鏡像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皖B2-2008002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廣告發布誠信單位